品牌服务
大型律所,一流团队!  权威咨询,高效代理!  可胜诉后支付律师费!  电话:13691255677  

损害赔偿律师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被注册”为个体工商户后,我还是外卖公司的员工吗

日期:2025-04-30 来源:| 作者:| 阅读:0次 [字体: ] 背景色:        

“被注册”为个体工商户后,我还是外卖公司的员工吗?

文源 曲明辉 王方晴 京法网事

外卖员陈某在外卖配送公司的要求下注册成为某商务服务工作室(个体工商户),并与某平台签订《项目转包协议》,约定陈某的工作室自愿承揽该平台的业务。在一次工作中,陈某不慎受伤,陈某认为自己仍是外卖公司的员工,但外卖公司认为陈某已经注册为个体工商户,不承认陈某与其之间存在劳动关系,那么陈某究竟还是不是该公司的员工呢?

4月29日,密云法院联合区仲裁院召开新业态用工纠纷典型案例新闻通报会,梳理近年来涉新业态用工纠纷审理情况,发布4起典型案例,并就从事新业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等问题进行提示。市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出席会议。通报会由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来景刚主持。

党组成员、副院长周凤兴介绍,自2021年至2024年底,密云区仲裁院、密云法院共受理涉新业态劳动争议205件,审结204件。在裁审实践中发现,辖区涉新业态劳动争议案件具有“四集中”的特点,首先是岗位类型相对集中,超九成劳动者为外卖员;其次是诉讼请求相对集中,确认劳动关系请求占比最高;然后是结案方式相对集中,近九成案件在仲裁阶段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最后是企业败诉相对集中,部分请求企业败诉率畸高。面对企业存在的不签订劳动合同进而规避劳动关系、为降低用工成本不缴纳社会保险、不书面告知报酬计算标准模糊收入算法等问题,周凤兴强调,应提升企业合规及责任风险意识,促进企业依法规范用工,同时,强化规则预测及价值引领,实现从个案裁判到多维治理,在处理此类纠纷中,法院应健全完善对话协商机制,推进新业态用工纠纷源头治理和多元化解。

为维护好广大新业态劳动者权益,西田各庄法庭庭长朱成辉就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进行提示,他指出,企业对其进行劳动管理的新业态劳动者,适用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企业应科学确定劳动者工作量和劳动强度,确保劳动者获得必要休息时间。朱成辉介绍,劳动者享有知情权,平台企业需要向依托平台就业的新业态劳动者公示订单分配、报酬及支付、工作时间等与劳动者基本权益直接相关的规章制度、算法规则等。平台企业在制定或修订直接涉及新业态劳动者权益的劳动规则时,要提前向劳动者公开征求意见,充分听取工会或劳动者代表的意见建议,将采纳情况告知劳动者。朱成辉表示,一旦发生争议,新业态劳动者可以通过与企业协商、请求工会组织帮助、申请劳动仲裁、向法院起诉等方式合理表达诉求,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密云区仲裁院院长范金玉与西田各庄法庭副庭长曲明辉发布了4起典型案例,在仲裁院发布的一起案例中,外卖骑手以未缴纳社会保险为由提出辞职并主张经济补偿金,餐饮公司认为已经为外卖骑手缴纳了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险,不符合骑手主张的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情形。仲裁委经审理后认为,双方实际形成了劳动关系,餐饮公司应根据法律规定为骑手缴纳社会保险,已经缴纳的职业伤害险不能代替社会保险。故支持了外卖骑手要求公司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的要求。在法院发布的案例中,外卖员被公司注册为个体工商户,然后与某平台签订了外包协议,后来该外卖员在工作中受伤,外卖公司不承认与其存在劳动关系,经仲裁院审理后确认了外卖员与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公司不服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后依法确认该公司与外卖员存在劳动关系。

代表委员说

北京市人大代表,密云区鼓楼街道沿湖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馨硕表示,密云法院与密云仲裁院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是一次创新尝试,尤其今天的发布主题新业态用工本身也是个全新的领域,此次通报会对外卖员与平台或企业之间的纠纷情况进行了详细解读,对新业态从业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以及平台企业、外包公司如何合法规范用工提出了合理化的意见建议,对于维护密云辖区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及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北京市人大代表,密云区高岭镇石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宋宝君表示,近期,关于以外卖员为主体的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保障问题成为热点话题,法院和仲裁院就该热点问题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社会关切,表明司法裁判立场和观点,特别有意义。就民生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法院和仲裁院以积极的姿态给予回应并提出解决方案,始终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平台企业合法合理用工划定红线,对提升密云辖区就业质量、保障劳有所得具有重要意义。

密云区政协委员,密云区金鼎鱼香生态渔村董事长徐会强表示,法院和仲裁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案例介绍了新型就业群体在发生劳动纠纷时应注意的问题,聚焦了新就业群体最直接的现实需求。这是法院与仲裁院维护新业态从业人员合法权益,扎实做好化解劳动争议纠纷工作的具体体现。希望法院能针对企业的具体需求,联合仲裁院等相关部门,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帮助企业提升用工管理规范化水平,引导企业规范用工。同时,也希望两家单位能探索更高水平的新业态劳动争议纠纷化解路径,为辖区新业态用工关系的和谐稳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密云区政协委员,北京永顺金海粮油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席相东表示,区法院和仲裁院结合辖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实际情况,紧扣新就业群体权益诉求,积极探索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有效途径,最大限度保障了新就业群体合法权益。与传统用工模式相比,新业态用工模式更为灵活和便捷,既要保护新业态用工企业或平台的权益,也要保护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区法院和仲裁院在合力化解矛盾纠纷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希望区法院和仲裁院能够继续加强沟通合作,联合开展普法宣传,提升辖区劳动争议纠纷化解成效,维护辖区内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来源:密云法院


特别声明:本网站上刊载的任何信息,仅供您浏览和参考之用,请您对相关信息自行辨别及判断,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如您知悉或认为本站刊载的内容存在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进行网上留言,本站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联系电话:15652571727。


 
15011163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