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典型案例:违约金补偿性功能与惩罚性功能的区别适用
【裁判要旨】:违约金既具有弥补守约方因对方违约遭受损失的功能即补偿性功能,又具有督促当事人诚信履行合同的功能即惩罚性功能。对于违约方具有违约故意的情形,人民法院应当发挥违约金惩罚性功能,督促违约方早日履约。而对于违约方非因其自身等客观原因导致违约的,不应过分强调违约金的惩罚性,违约金的适用应当以填补守约方损失为主。在现有证据不能反映守约方存在实际损失,违约方系因客观原因无法履约,且其一直在能力范围内积极履行其他合同义务的情况下,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可不再判决其支付违约金。
【案例文号】:(2017)闽民初159号 (2019)最高法民终949号
2、典型案例:宁夏东义镁业有限公司、宁夏东义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
【裁判要旨】:最高人民法院认为,因双方合同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违约方虽有权根据《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29条的规定,请求对约定的违约金进行调整,但应当提交能够使人民法院对违约金约定的公平性产生怀疑的相关证据。在违约方等对该事实并未提交充分证据的情况下,原审法院根据案件事实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对违约金予以调整并无不当。
【案例文号】:(2020)最高法民申1152号
![]() | 京ICP备1200054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86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