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损害赔偿专题主要由北京人身损害赔偿律师团队负责。侵权损害赔偿律师团队集合了北京交通事故律师、工伤赔偿律师、医疗纠纷律师人身损害赔偿等各领域的专家型律师,业务范围涉及交通事故、工伤事故、医疗事故、触电事故、学生伤害、雇工损害、动物致害、产品责任、高空坠物、环境污染、相邻纠纷、共同侵权等各领域。具体如下: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雇员受害损害赔偿纠纷;产品责任致害损害赔偿纠纷;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纠纷;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纠纷;地面(公共场所)施工损害赔偿纠纷;建筑物、搁置物、悬挂物塌落损害赔偿纠纷;饲养动物致人损害赔偿纠纷;防卫过当损害赔偿纠纷;紧急避险损害赔偿纠纷。
个人之间劳务关系中侵权责任的认定劳动合同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包括了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并且穷尽了用人单位的外延。据上可以得出,个人之间的劳务即是自然人之间的劳务,由此形成法律关系的主体任何一方都不会是用人单位。
法院分析当前“知假买假型”消费纠纷案件特点一是“知假买假”所涉及的商品类型相对集中。该院受理的消费者权益纠纷案件中,均为食品、日用品类案件,涉及茶叶、饮料、巧克力、木耳、香菇及牙膏牙刷等商品。这些商品价格相对低廉,产品外包装的标识上往往存在一定的瑕疵,当事人利用这些瑕疵获得胜诉的可能性较大。
网络购物中产生的若干法律问题分析及对策虽然网络购物的兴起和发展带动了物流业的繁荣,但是商品在远距离的配送过程中,也要面临一些风险。首先,目前我国的快递服务公司层出不穷,竞争也较为激烈。然而,针对快递服务行业的监管机制还不完善。若快递公司服务不到位,则可能会加大消费者的时间和其他相关费用,其次,网络购物的商品配送大多是长途运输,在这一过程汇总,出现商品损坏和丢失的可能性很大。
交通事故中诉前调解协议效力之认定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4条规定,“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及《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五条的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的期限为10日。
承担用工主体责任并非等同存在劳动关系建筑领域中,建筑公司承包工程以后,往往转包或者分包给实际施工人建设施工,实际施工人通常又雇请大量劳动者进行具体施工。此种情形下特别是劳动者发生伤亡时,往往产生劳动者与建筑公司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的争议。劳动关系的认定,事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也关系到建筑公司责任的承担,对双方当事人来说,都关系重大,实践当中应当准确作出判断
假冒雅培、贝因美乳粉的消费者该如何索赔如果假冒乳粉不符合国家标准,应适用《食品安全法》第148条的规定,消费者有权获得“退一赔十”的赔偿,亦即货价损失另加货价10倍的惩罚性赔偿,赔偿总额不足1000元的赔偿1000元;如果婴幼儿因食用假冒乳粉健康受到损害,消费者除主张赔偿损失外,还可以主张损失3倍的惩罚性赔偿。
微信购物,不该受《消法》保护么第一是经过微信认证的公众账号交易,即微店交易。这种模式与传统的网络购物具有相通性,是基于社交关系的移动电商新生态模式。以微信与京东合作推出的京东微信购物平台为例,我们点开微信钱包,在第三方合作项下即可找到京东入口。商品的提供者要是在京东这个网络平台上认证过的商家,而这些商家既在京东进行经营,同时,也在微信平台上提供商品或服务。毋庸置疑,这种微信购物与传统的网络购物一样,受消费者保护法的约束。
人社部:将阶段性降低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从2016年5月1日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超过20%的省(区、市),将单位缴费比例降至20%;单位缴费比例为20%且2015年底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高于9个月的省(区、市),可以阶段性将单位缴费比例降低至19%,降低费率的期限暂按两年执行。具体方案由各省(区、市)确定。
网购质量纠纷如何维权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和《产品质量法》第四十条的相关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给消费者造成其他损失的,销售者应当赔偿损失。本案中消费者网购的彩电存在刮痕,具有明显的质量瑕疵,依法当然可要求销售者(卖家)修理、更换或退货。同时,进行退货、更换、修理的,经营者依法应当承担运输等必要费用。
公共排水管道渗漏致房屋受损,业主起诉邻居被驳回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房屋内部公共排水管道属于《物权法》第六章所称的共有部分。该部分既不属于业主专有,亦非市政公有部分,属于业主自然共有部分,故房屋内部共有设施设备属于全体业主共有,一般而言,共有设施设备的维修由该楼宇的产权单位或管理单位负责。
![]() | 京ICP备1200054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86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