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的过错,是指除污染者与被侵权人之外的第三人,对被侵权人损害的发生具有过错,此种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本条规定的是如果污染环境造成损害是由于第三人的过错引起的,责任如何承担的问题。适用这一条款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首先,第三人是指被侵权人和污染者之外的第三人,即第三人不属于被侵权人和污染者一方,第三人与受害者和污染者之间不存在法律上的隶属关系,如雇佣关系等。其次,第三人和污染者之间不存在意思联络;如果第三人与污染者有意思联络,则第三人与污染者构成共同侵权,不属于本条规范。
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中对因第三人的过错污染环境造成损害如何承担责任也有规定。如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五条第四款规定,“水污染损害是由第三人造成的,排污方承担赔偿责任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九十条第一款规定,“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责任者,应当排除危害,并赔偿损失;完全由于第三者的故意或者过失,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由第三者排除危害,并承担赔偿责任。”本条规定,因第三人的过错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污染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一般情况下污染者的赔偿能力比第三人强,规定污染者先替第三人承担责任再追偿的本意是对被侵权人的保护,但在第三人的赔偿能力比污染者强的情况下,应该赋予被侵权人赔偿对象的选择权,被侵权人可以向污染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污染者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比如,一石油企业铺设了储油管,有的农民去偷油,在管上钻了一个眼,塞上木塞子,但是一加压,木塞子就蹦出来了,造成了漏油,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损害,这种情况完全是第三人造成的损害,那么能不能找石油生产企业和运输企业承担责任?根据规定,受害人可以向污染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污染者赔偿后,还可以向第三人进行追偿。
![]() | 京ICP12010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