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服务
大型律所,一流团队!  权威咨询,高效代理!  可胜诉后支付律师费!  电话:13691255677  

律师说法

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

日期:2015-07-04 来源:北京损害赔偿律师 作者:北京损害赔偿律师 阅读:74次 [字体: ] 背景色:        

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

作者:武建超 秦亚群

网络游戏虚拟财产是一种新型的网络财产,是指依赖于网络空间中的虚拟环境而存在的、属于游戏玩家控制的游戏资源,包括游戏账号、游戏角色(RPG),及其游戏过程中积累的“货币”、“地产”、“装备”、“宠物”等物品。随着网络游戏产业的迅速发展,虚拟财产发生的纠纷日益增多,关于虚拟财产的社会关系亟需法律加以规制;同时,虚拟财产的交易而产生的交易安全问题也需要法律来加以保护。对虚拟财产的社会关系加以明确的法律规制是网络游戏行业健全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制订针对虚拟财产的法律法规,导致很多网民在丢失虚拟财物后投诉无门,案件时也难度颇大。现在律师界通行的观点认为网络虚拟财产被盗的案件如果未定性前可以归为盗窃罪范畴,事主可以向公安部门反映情况,但“必需有两种证明方可立案:一种事主必须证明其确实拥有虚拟财产,另一种是有证据证明其虚拟财产确实被盗。如果两种证明具备而且找到疑犯就可定罪”。因为现在全国人大还未就此立法,而且此种案件属于特殊盗窃案,也就是此种‘罪犯’可以按照‘盗窃罪’论处。现在网络游戏中的装备或ID被盗可谓到了猖獗的地步,众多玩家特别是“骨灰级”玩家差不多都有被盗号的经历,而最终也只能是苦水往肚子里咽。而我国现在的法律如《民法通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均未对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予以明确规定。在我国,网络上的虚拟财产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究其原因在于现行法律包括《宪法》和《民法通则》只对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予以认可,并没有对虚拟财产的合法性作出明确规定。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网民对虚拟财产的权利也不属于现有的消费者权利中的任何一项,因此出现了很多玩家在丢失财物后投诉无门的现象。因而为了保护网络游戏者的合法利益,促进网络事业的健康发展,加快解决网络虚拟财产的合法性认定、制定保护网络虚拟财产的相关性法律法规等关键问题已迫在眉睫。在此,笔者提出两条建议:

(一)以虚拟财产的保护为主旨,单独进行物权立法。

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合法化问题,已成为游戏产业界、法律界以及广大游戏玩家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只有对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相关法律加快立法步伐,才能全面有效的调整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这一特殊的法律关系,使网络游戏产业在法治的轨道内实现平稳、健康的发展。法律界的一些人士开始向立法机关呼吁尽快出台相关法律,而有关政府部门也已经意识到立法保护的必要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修宪,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写入宪法,预示着国民私权意识已经觉醒,为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立法提供了思想基础,为在民事领域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的纠纷进行法律救助提供了可能性。当然,同时也应看到,由于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的复杂性,它的立法过程不会是一蹴而就,需要在以后网络游戏产业发展过程中,业界、理论界以及游戏玩家共同探讨解决。

(二)通过立法解释或司法解释,把相关法律中关于财产的外延扩大,将虚拟财产包括进去。

我国《宪法》第13条规定: 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其中对于“其他合法财产”一词,我国法律并无明确的解释。学界通常认为,“合法”一词的解释为: (1)财产取得方式合法或不违法(2)取得对象不为法律和行政法规明确禁止。据此,“其他合法财产”有一个明确的最低判断标准,即财产的取得方式和取得对象不违法。修改后的宪法将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的保护明确的列入宪法,体现了我国对公民私权的日益尊重与现代文明社会的法治精神。同时,也为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相关立法的出台奠定了理论基础。玩家的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作为玩家的合法私有财产,在我国的现行民事法律体系中,完全可以找到它的位置。《民法通则》对私有财产的保护作了比较全面的规定,比如: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合同法、担保法、著作权法、专利法和商标法等法律法规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都做了相关规定。因此,司法机关可以直接适用我国的民事法律,以一般法的原理给予保护。

来源:南川法院


特别声明:本网站上刊载的任何信息,仅供您浏览和参考之用,请您对相关信息自行辨别及判断,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如您知悉或认为本站刊载的内容存在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进行网上留言,本站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联系电话:15313195777。


 
13691255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