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诉讼律师网损害赔偿律师审判前沿栏目内容汇集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工伤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损害赔偿案件,物业管理违约损害赔偿案件,工程承包违约损害赔偿案件以及离婚损害赔偿案件的最新的法院判决书、裁定书,判决裁定的依据,依据最新的判决裁定的司法解释等法律依据的适用等。
关于商品房买卖合同装修质量纠纷案件的审理思路和裁判要点针对精装修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的装修条款或另行签订的补充装修合同等,应充分考虑签订合同时出售方对涉及装修条款的解释说明是否符合常规做法,条款理解的难易程度是否符合一般消费者的认知水平,条款的约定是否免除或者减轻了合同提供者的责任、涉及相对方重大利害关系。因格式条款引发纠纷的情形多由装修条款中的兜底条款产生,如“样板房不作为交付标准”“以实际交付为准”等,在审理该类案件时应充分考虑开发商处于的优势市场地位以认定是否对消费者的重大利益产生影响,并审查开发商在签约时是否已向购房者充分解释条款的内容与含义。
在层层转包、多次违法分包、挂靠后再次转包或违法分包等情形下,实际施工人如何认定?实际施工人是通过筹集资金、组织人员机械、支付农民工工资或劳务报酬等实际从事工程项目建设的主体,包括挂靠、转包、违法分包、肢解分包等情形下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有别于承包人、施工班组、农民工个体等。在层层转包、多次违法分包、挂靠后再次转包或违法分包等情形下,实际施工人仅指最后进场施工的民事主体。
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被二审法院发回重审的,死亡赔偿金仍然应当按照第一次起诉时公布的赔偿标准进行计算。
网络舆论监督合理限度的认定标准与责任承担《民法典》施行前发生由舆论监督引发的侵犯他人名誉权纠纷,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第3条的规定,经审查如不存在明显减损当事人合法权益、增加当事人法定义务或者背离当事人合理预期等情形的,可适用《民法典》第1025条确立的舆论监督影响他人名誉不承担民事责任及其例外规则。
证据分析的方法和思路通常意义上的证据分析,是指在认定证据的基础上,结合存在的问题,对案件证据的证明力、客观性、合法性以及证据间的关联性等进行综合分析论证,从而得出所建立的证据体系是否完善、证据是否充分的结论。证据分析,在国外,较早意义上,是指使学生掌握实践中分析和整理证据、对事实争议进行证据推理的技能,包括侦查取证、事故调查、情报分析等职业技能。
建设工程质量纠纷法律适用要点解析建设工程质量纠纷往往与建设工程价款纠纷相伴生,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中除工程价款纠纷外争议最多的案件类型。由于纠纷处理的专业技术性较强,当事人争议较大,一些严重的质量问题往往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建设工程质量纠纷成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审理的一个热点难点。
忠诚协议意指约定夫妻之间违背忠实义务的一方应向另一方给付财产赔偿的民事协议。应不应当承认忠诚协议的法律效力,是一个需要在法经济学视角下被重新审视的问题。婚姻可以被视为一种符合经济效率原则的长期契约,长期契约的特性易导致婚姻不忠现象的发生。忠诚协议能够发挥担保功能与定价功能,提高婚姻不忠行为的法律成本。
浅谈民事审判中争议焦点的归纳争议焦点归纳得过于宽泛、笼统,将原告的诉讼请求直接归纳为争议焦点。例如最常见的民间借贷案件,原告起诉要求被告偿还借款,被告答辩称借款系高利贷,且被告有还款行为,还款总金额甚至超过借款本金,要求驳回原告全部或者部分的诉讼请求,有些承办人就把这类案件的争议焦点直接归纳为被告是否应当偿还原告借款,而笔者认为该类案件应当将争议的焦点进行细化,要审查原被告间借款的本金、借款利率的约定(书面或者口头)及被告偿还借款金额,从而确定原告的诉讼请求能否得到支持。
刑事附带民事环境公益诉讼若干问题探讨各地法院开始广泛受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由检察机关提起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可简称为刑事附带民事环境公益诉讼。因目前法律尚未对这一新型诉讼作出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中对其诉讼程序和刑民责任的统筹等问题存在诸多分歧和困惑,亟待深入研究并作出规范。本文试就审判实践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展开探讨。
共同侵权民事纠纷案件的审理思路和裁判要点共同侵权 是由两个以上行为人实施,造成同一损害后果,数个侵权人对同一损害后果承担共同责任的侵权类型。司法实践中,对于共同侵权存在认定标准不统一、责任判定不明确等诸多问题。本文以典型案例为索引,以《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制度理念和价值功能为基础,以类型化思考方式将共同侵权这一抽象概念,以行为共同性为标准具化为共同加害行为侵权、教唆帮助侵权及共同危险行为侵权三种类型,对共同侵权民事纠纷案件的审理思路和裁判要点进行梳理、提炼和总结。
![]() | 京ICP备1200054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86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