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第三人撤销之诉组成合议庭时、原审的审判人员是否可以参加?本条并没有明确要求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其意在: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况,既可以另行组成合议庭审理,也可以允许原审的审判人员参加合议庭审理。对此,民事诉讼法和本解释关于回避的规定中也没有明确规定。
民事案件判后答疑须知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可以通过原审法院向上一级法院提出。原审法院应首先安排判后答疑,不得以申请再审属上一级法院管辖而拒绝答疑。
建筑装修工程承包合同纠纷案件举证须知
赡养、抚养、扶养纠纷案件举证须知请求改变子女抚养关系的,应提交子女抚养关系的证据;增加抚养费的,应提交对方经济收入的证据;变更抚养权的,应提交对方不利于子女生活、学习、成长的证据。
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第一条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刑事公诉案件、被告人被羁押的第一审刑事自诉案件和第二审刑事公诉、刑事自诉案件的期限为一个月,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期限,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两个月。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审理期限可以再延长一个月;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刑事上诉、刑事抗诉案件,经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审理期限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民事案件上诉中的常见问题上诉期限记心中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期限自判决或裁定送达之日起的第二天开始计算。
民事诉讼风险提示当事人起诉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人民法院不会受理,即使受理也会驳回起诉。当事人起诉不符合管辖规定的,案件将会被移送到有权管辖的人民法院审理。
缓、减、免交诉讼费申请书属于没有固定生活来源的残疾人。属于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的。属于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特困户救济对象或者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无其他收入的。属于因见义勇为或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致使自己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本人或者近亲属请求赔偿或经济补偿的。
再审审理时发现当事人已经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履行完毕的,应裁定驳回当事人的申请再审之诉人民法院在立案审查阶段未发现双方当事人已经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履行完毕的事实,再审中进行实体审理后发现了该问题,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86条、157条的规定,以及《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86条、《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5条第3项之规定,裁定驳回当事人的再审申请之诉。
人民法院能否受理针对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的起诉经公证的以给付为内容并载明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承诺的债权文书依法具有强制执行力。债权人可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对该债权文书强制执行。除非人民法院已因该债权文书确有错误,作出不予执行的裁定。否则,人民法院不受理债权人或债务人对该债权文书的内容有争议的直接起诉。
![]() | 京ICP备1200054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861号 |